“
一双小小手,十个手指头。
掰手算算术,一三五七九。
虽然小曲儿是这样唱,可是小豌豆相信很多父母和老师在看到孩子掰手指算数的时候,心情总是复杂的。
父母总觉得孩子应该尽早地摆脱这个「笨方法」,运用各种数学口诀表,才是真正的懂算数。
孩子们被要求藏起手指,数学课堂里只有一大堆数字和数学符号,数学课也成为了「枯燥」的代名词。
可是小豌豆觉得,只要运用好「手指」,也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,成为学习数学很好的教具呢~
01
数手指有利于数学思维发展
掰手指数数的行为大约出现在 3-8 岁,在这个时期,孩子的具体、抽象思维都处于萌芽状态~在刚开始接触数数时,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说手指,把数字具体化再去进行计算。
久而久之, 哪怕孩子不数手指头,他们大脑中负责感知手指头的一个区域,叫 「体感手指区域」 ,还是在积极活动的。
也就是说在孩子的脑海中,只要在做数学计算,脑海里还是会浮现出手指头的影像,或者代表物。
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文字和数学符号才是严肃,高级的数学。借助手指、图形和图表来学习数学,就是思考能力差的表现。
而斯坦福大学 Boaler 博士说:图像在数学学习中不仅重要,还是必需的!
靠图像来学习数学,应该贯穿从学前班到大学的每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。 数手指的行为,是「宝贵和有价值 」的 ,阻止孩子数手指,实际上是阻碍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发展。
02
手指计数是视觉辅助工具
一个数学能力好的孩子,很多时候都是有非常强大的视觉化学习能力(Visual Learning)。
学数学也可以实现视觉化☞视觉数学(Visual Math),就是利用具体化的事物来学习数学的方法,可以是图画,也可以是教具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其它事物等等。
枯燥的数学也因为视觉学习变得生动有趣,会给孩子带来理解力、创造力、思维力的卓越提升。
比如简单的数学式子 18 x 5 ,通过图像也可以有不一样的解题方式☟☟是不是很有趣呀?
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培养,而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工具的使用。
相比用各种口诀来加减数字的思维模式,手指计数也是「视觉学习」的一种方式,是孩子学习数学的视觉辅助工具之一。
03
有趣的手指游戏
小豌豆找到了几个有趣的「 手指游戏」,有助于深化孩子的数学视觉学习能力,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基础。粑粑麻麻们可以和娃一起在晚上睡觉前玩一玩~
① 触摸色块
制作微调器(可以用骰子代替),把宝宝的10个手指涂成5个颜色。可以由爸爸妈妈旋转箭头(或投骰子),然后宝宝将手指放在正确的数字上(左手or右手?什么颜色?)。
不同的排列顺序,孩子手指的交替顺序不一样,看看孩子能否交替完成做左、右、左、右等交叉的手指活动。
△ 制作游戏微调器
△ 手指涂上不同的颜色
△ 可以开始游戏啦~
② 手指迷宫
这个游戏同样也需要在娃的手指上画上不同颜色,爸爸妈妈说出一个颜色,可以让娃用相应颜色的手指走完相应的路径。
熟悉游戏后,可以让娃用左右手同时进行2个颜色的路径。
③ 手指跳房子
童年时玩的「跳房子」游戏也可以运用到学数学中哦~爸爸妈妈可以先指定一个数字,比如 2 ,让宝宝把左手放置到方格 2 上,然后提出 5+2 = ?的问题,让宝宝把手指放置到算数得出的答案空格上。
然后可以在答案的基础上再提出另一个算数问题,手指跳房子游戏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提高运动技能和早期计算能力~
数学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学科,在视觉数学的活动中,我们熟悉的所有关于事物都可以与数学符号息息相关。
把手指计数和数学割裂出来,反而会阻断了孩子数学视觉学习上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。